本站目前为试运行阶段,内容将会持续更新,有任何问题请联络:cntoldn@chinaculture.org
版权归属和文章和图片只能用于非商业用途转载,且需要注明来源出处 © 2022 China National Tourist Office.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09082304号-1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32号
2019-10-22
10月22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彩陶之路”仰韶文化展在英国剑桥大学唐宁学院开幕。该展通过实物和图片全面展示了仰韶文化彩陶的特征和仰韶社会的发展状况,并对东西方彩陶艺术的相似性进行了充分展示与研究,意在探寻中西史前交流的路径。
剑桥大学考古系暨剑桥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玛丽·索伦森教授、中国史前研究先行者马丁•琼斯教授、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于芃、河南省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张保进、河南大学中国陶瓷学院院长王洪伟、三门峡市宣传部副部长任战洲等出席开幕式并剪彩。
于芃公参在开幕式上致辞说,要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就要追根溯源,希望这个展览能够引领观众将目光投向仰韶文化,因为它是点燃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第一道曙光。近一百年前仰韶遗址的首次发掘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点,剑桥大学考古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考古教学和研究机构。希望双方以这次合作为起点,探讨更多合作的可能性,为中英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
索伦森教授在致辞中说,仰韶文化是科学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起点,剑桥大学考古学于去年成立“百年仰韶文化研究史和遗产影响”项目,将用5年或更长的时间,对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梳理和研究,旨在唤醒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快保护步伐,使之尽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成员。“彩陶之路”仰韶文化展为剑桥考古系深入研究仰韶文化提供了鲜活的史料依据,使我们可以用全新的视角,对仰韶在世界彩陶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展览开幕式后,中英考古学家在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会议室举行了“仰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考古界泰斗、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创办人科林·伦福儒勋爵出席并聆听了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仰韶遗址发掘以来近百年的考古发现和多学科研究充分印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并非虚言。位于黑海岸边的特里波利-库库特尼文化和仰韶文化是欧亚大陆两端几乎同时兴起的农业文明,同样有灿烂的彩陶文化。两大文化的彩陶在工艺、器型、纹饰、符号等方面表现出有惊人的相似性,强烈提示我们在距今5300年前后就可能已经产生了中西交流,形成了“丝绸之路”以前的“彩陶之路”,并对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剑桥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未来将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渑池仰韶文化博物馆共同开展世界彩陶之路的专题研究,探索建构世界彩陶研究的学术新体系。
据了解,除英国外,本次“彩陶之路”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还将走进乌克兰和罗马尼亚,活动将依托沿线国家的史前文化资源,举办仰韶文化交流展览活动,开展相关学科的研究。活动将以“彩陶之路”为载体,充分发挥三门峡渑池作为“彩陶之路”起点的优势,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文化先行的融合与共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本站目前为试运行阶段,内容将会持续更新,有任何问题请联络:cntoldn@chinaculture.org
版权归属和文章和图片只能用于非商业用途转载,且需要注明来源出处 © 2022 China National Tourist Office.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09082304号-1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32号